来源:视觉中国

1月22日上午,全国气体启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在北京启动,温室它与2021年7月启动的自愿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共同构成了我国的国家碳排放交易体系。

据央视新闻报道,减排交易今日减排机制在交易首日,国碳中国石化碳科公司参加了首批交易。市场在22日举行的又进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启动仪式上,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全国气体启动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温室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自愿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等4家项目开发单位负责人签署了自愿减排项目开发和减排量交易合规倡议。减排交易今日减排机制

本月19日,国碳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开展第一批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审定与减排量核查机构资质审批的市场公告》。

国家认监委表示,又进按照资源合理利用、全国气体启动公平竞争和便利、有效的原则,经商生态环境部,决定开展第一批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审定与减排量核查机构资质审批工作。

公告显示,在在能源产业(可再生/不可再生资源),拟审批4家审定与核查机构;在林业和其他碳汇类型,拟审批5家。

我国CCER市场自2012年开启,2017年,国家发改委暂缓受理了CCER的备案申请。

去年10月,生态环境部发布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这是保障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有序运行的基础性制度。

随后,生态环境部发布了第一批CCER方法学,分别为造林碳汇、并网光热发电、并网海上风力发电和红树林营造。其中,造林碳汇和红树林营造属于林业和其他碳汇类型领域方法学,并网光热发电和并网海上风力发电属于能源产业领域方法学。

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新交易系统在去年八月的时候已经可以开户,伦敦证券交易所碳高级分析师谭琭玥告诉界面新闻,今日首批交易的CCER量仍是旧有方法学下的旧CCER量,需要等新的审定与核查机构名单确认后,新的CCER量才可以上市。

2005年正式生效的《京都议定书》引入了清洁发展机制,允许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投资低成本的减排机会,并从产生的减排量中获得减排信用,从而减少需要在本国境内完成的减排量。由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所产生的额外的、可核实的温室气体减排量,称为“核证减排量(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s,即CER)。

谭琭玥告诉界面新闻,CER的时代已经结束了,而国内CCER市场此次重启也意味着一个新的开始,“目前全球的自愿减排量基本都由非营利组织Verra、Gold Standard主导,而中国的CCER市场是目前国际上第一个从国家角度来来开发的,这也是它受到很大关注的原因。”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社会学室主任阳平坚在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表示,随着交易机制的成熟,个人通过践行绿色生活所产生的减排量,在经过统一的核算之后,也将有可能在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进行交易。